优秀管理者只需把握好5个月 |
会合理规划时间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从鸡叫忙到鬼叫”并不能说明企业家的优秀,事实上,一年里只需要有5个月的时间,做一个优秀管理者足矣。第一个月,进行行业交流。毋庸置疑,管理者都是本行业专家,然而因各种原因,行业交流是管理者最容易忽视的一件事。当今很多行业的情况“瞬息万变”,企业家未必就相当熟悉所在行业。中国的彩电行业最能说明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上广电、牡丹、熊猫等品牌风光一时,后来长虹、TCL、康佳、创维异军突起,靠的是平面直角大屏幕。这些厂家抓住了中国老百姓跳跃性的需求变化,然而,很多“熟悉”行业的人却没有想到。因此企业家应该拿出时间在行业内广泛交流,互通信息,避免做“瞎子”。第二个月,与智囊谋划企业发展。企业家的成功都有自己亲身犯错得来的独特而宝贵的管理经验,因此,往往不大愿意相信别人的判断,很多企业家即使有顾问,也仅仅用于佐证自己的看法。但实际上,市场经济渐渐迈向深入,企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脱离以身犯险的经验积累,未来的企业发展,必然以规范周全的市场调查为基础。华人中最优秀的企业家李嘉诚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时,自己是不大管事的,原因就在于李嘉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智囊团,犹如一个灵敏的预警系统,如果项目中财务、管理、策划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预警系统都会发出警告。这个时候,他可以非常轻松地“对症下药”。第三个月,充电。这一点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充电可以采取读书、听讲座等形式,也可以和同行的企业家、著名经济学家、专业记者等人士充分交流。第四个月,市场考察。多数企业家长期都被身边的人包围着,因此,决策也常会受他们影响,长此以往,会离市场越来越远。所以企业家需要了解市场、考察市场。“明察秋毫,但不必事必躬亲”,这话很有道理。第五个月,休养、盘点。中国似乎没有哪个企业家不忙。职业经理人的群体性迷失、员工的普遍不敬业,使老板们不得不事事操心疲于奔命。之所以如此是老板总认为手下的人能力不够,常犯错误。但不会犯错的员工永远成长不起来,而企业家也不是机器,“疲劳驾驶”或许更容易酿成大祸。所以,尽量放手,给自己多留一点时间修养、思考,对曾经走过的路进行反思与盘点,反而可能走得更加稳健和迅捷。 |
midear 发表于 2007/8/31 9:44: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