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日本媒体频频披露政府在高、精、尖武器研发和防卫厅改革方面的“大动作”。
先是报道,日美共同研发的海上拦截导弹试验成功,小泉首相喜不自禁地称,“这显示我们的军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接着报道,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重工和富士重工又要同美国波音公司合作研制可改造成“超级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超音速客机。
日本政府一系列举动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日本不是没有国有军工企业吗?其军工生产都隐藏在哪?
军工内核:巧妙包装于民营企业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没有官办的专门从事武器装备生产的工厂,而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建立了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军事工业,它具有门类齐全、寓军于民,规模可观,科研生产能力强等特点。
目前,在日本从事军事装备生产的企业约有2500家,年度生产规模达200亿美元。这些军用装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电机、东芝、日本电气等20余家大型企业手中。其他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承包、分包等方式获取生产权。这些大企业在制造汽车、船舶、发动机、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民用产品的同时,不断将民用产品开发中储备的尖端民用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例如,小松制作所生产的轮式装甲车,就充分吸取了本公司生产的建筑机械的液压技术、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技术、越野车辆的越野技术、工程车辆的特种钢技术等一些先进的民用产品生产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