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宗教强调对心灵的净化和对绝对真理的虔诚,但是宗教系统也一样存在不足的不完善的可能性,因为可能由于世人本身的堕落,以及宗教领导人不能找出人类内心深处的归宿,并合理地根据当时环境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采取务实的行为来影响世人,使得宗教不能很好净化人的心灵去追求真善美,从而让参与宗教系统中信徒们走向了堕落,忘却甚至拒绝健康成长,导致信仰危机的产生。 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自身进步,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宗教可以认为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简单地从尼采的角度来分析否定宗教, 而马斯洛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超人(超越人)思想的实际上被后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效地吸收其优点:马斯洛既没有像尼采那样认为“上帝已死”,也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认为宗教行为是一种“集体病态”,而是巧妙将宗教认为是一种中性的处在高层次的需要,且没有放弃尼采人需要自我超越和成长的精华思想;并可能也观察到了虽然集体的宗教活动可能确实有弗洛伊德所描述集体病态现象,但是也可能存在一种治疗作用,即通过忘我地投入到宗教活动中,形成一种转移不良情绪注意力的作用,达到治愈心理和身体疾病的可能性。当然也包括了宗教活动与高峰体验的关联性,而高峰体验被马斯洛认为是可以治疗身心疾病,也可提高人类自我发展水平以及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能力的。
所以,无论有无信仰者,有无神论者,学会如何跟宗教做朋友,是一件有极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这样才会给予和吸收正面和反面善意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