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备受关注的市区最大的一块90万平米的建设用地终于尘埃落定了。最终被城建公司以26亿的价格买走,比最高出价者低4亿元。
人们揣测这其中的奥妙。根据土地储备中心公布的用地方案看,其主要是摸透了政府的心思。
今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住房结构,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对于市区的为数不多的土地,北京城建开发公司提出住宅售价9500元/平米,面向CBD区无房户和预改善住房条件的居民。一来不论这种承诺是否能兑现,但是开发商充分从政府的角度考虑,我开发商可以严格按照70%以上的90平米的住房的同时,还对房价进行了限定,是对政府抑制房价上涨的一种支持。从政府角度说,支持这样的开发商同样体现了其不是以最高价供地,而是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以合理的方案设计为主,与目前抑制房价的政策相一致。
因此,抑制房价是开发商的主要卖点,在土地招投标定价过程中,除了成本测算,利润测算外,还需要研究政策,给项目一个符合政策指导方向的定位,提高方案的社会价值。从四惠东的土地到广渠路的地块,土地招牌挂出现一个新的动向:并非最高价得地的政策真正开始执行了,开发商的拿地策略也需要改变以适应这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