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成龙.电影.流程.模式
[ 2008/2/20 8:00:00 | By: dxinghui ]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与那些手持遥控器一圈一圈"监控"各电视台节目情况的人一样),我在电视中看到了一档名人访谈节目,被采访的对象是香港功夫片影帝成龙大哥。就在"心已远、手要动"、习惯性地要换台的时候,访谈的话题转到了那些功夫大片背后的过程逸事。作为一个已经是国际化的明星,成龙在节目中大谈了在美国好莱坞拍片与在香港拍片之间的差异。给成龙感觉最深的就是两地片场内工作方法的不同。虽然美国人以追求个性、崇尚自由著称,但在好来坞拍片现场,一切都得按定义好的流程来。成龙提到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某次他带人一起外出选择外景地 ,首先强调一下,成龙大哥拍片要选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很刺激危险的地方。成大哥说当时要拍一个在楼顶之间跳来跳去的场景,一番周游之后,他们看中了一个地方。为了确定一些拍摄的细节,导演要求要先作几组试跳。此时美方人员的反应是要先作好试跳的全套准备,通过审批后再做。成龙大哥自诩功夫了得,哪里耐得过等,待美方人员一离开,成龙自己就不加任何保护爬上了楼顶,一番上窜下跳,当天就完成了所有试跳工作。第二天,美方人员带着书面的试跳方案和全套的安全设施到场,在他们的"威逼"之下,成龙只好带着护具,把昨天已经完成的工作又作了一遍。在工作完成后收拾现场时,成龙看到有一个可能比较重一点的道具尚没有人去搬。成龙作为大哥,手下有"成家班",弟兄自然不少。可刚召齐两人准备动手,美方又有人跳出来阻挠,理由是根据方案,此物须由某某专业人士才能处理。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尽管片子的拍摄和市场回报都还不错,但整个过程令成龙及一班弟兄十分郁闷。还好,后一部片子内容与前一部相似,不过拍摄地点改在了香港,成家班终于可以按自已的习惯(流程)来作了。当主持人问起后一部片子拍摄的情况时,成龙大哥首先提到的是他有20多个参与拍片的弟兄受伤,"一大帮弟兄,附近医院里都住满了"成龙很有感触地回忆到。

 

拍电影看拟影视行业的事,但在西方一些项目管理领域的书中,拍电影则代表了一种项目的模式——即知道怎么去做但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模式。联想到国内IT行业集成领域,少量相对成熟的集成商应该接近达到了拍电影模式,他们有了工作流程规范和项目团队,但经常搞不懂用户究竟想要他们作什么。

 

更理想的模式是知道怎么去做同时也知道要做什么的模式一一即所谓层层描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项目执行已成为例行工作,效率达到最高。不过,理想总是与现实有巨大差距,实际中,大多数公司处于更糟的模式一一它们不仅搞不清要作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去作,没有团队,更没有工作流程o

对照CMMI的框架,大家可以自行分析一下好来坞与成家班各处于什么样的层次,然后,别忘了从商业角度也对比一下它们目前的情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