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的多层次计划  |
项目管理的核心本质,即以实现良好的运筹和协同为第一目的。而无论是运筹或是协同都必须以良好的时间计划为前提,有了“以计划为龙头的串联”意识,才能落实范围管理为可操作过程,才能将各种业务集成到一起有序进行。 (一)多层次计划定义 多层次计划模式是在IT系统、WBS及建设流程等基础上形成的从粗到细、按照项目渐进明细特征层层细化的计划,各个层次上可以灵活地应用挣值分析技术对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工作变更管理以及项目发展趋势的预测。 对于高层领导(管理决策层),多层次计划解决的是:从宏观角度看,项目是否存在工期滞后、费用超支等问题;对于计划工程师(项目代建层),多层次计划提供了微观视角:即工程计划的哪些WBS和哪些工作包存在问题,应该如何调整计划等。 (二)多层次计划编制方法 多层次计划的编制遵循自上而下的编制原则。业主(项目管理部)自己对投资进行分解、确定里程碑事件,并对计划进度提出要 求,而后由各参建实施单位按业主的建设目标要求,分别自上而下逐步细化来编制进度及资金计划,并由项目管理部或项目管理承包商(PMC)负责协调。另外,多层次计划模式要求建立清晰的计划管理层次与责任分工,做到不同管理层次负责、跟踪与更新不同级别的计划。 (三)建立基于IT系统的多层次计划管理的作用 1、有效避免计划编制与计划执行的脱节。 2、有效解决了多层次计划在进展更新、计划修订时的联动问题,提高了计划的及时性、进展更新的准确性。 3、无论管理层提出什么样的需求,比如需要看本月的计划、本季的计划或是本年度的计划,随时都可以利用系统逐级汇总功能来提供项目各阶段的执行情况。 4、多层次计划是由参与各方共同编制完成的,各个利益不同的参与方,分别编制自己的计划,而业主(项目管理层)对该计划进行平衡。多层次计划是一个责任明确的计划,它可以大大减少各参建单位的矛盾,减少因为职责不清而造成的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
|
dragonchenlong 发表于 2007/5/21 15:24: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
|
|
公 告 |
|
登 陆 |
|
日志日历 |
|
搜 索 |
|
日 志 |
|
评 论 |
|
链 接 |
|
统 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