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那么所有发现的问题,我们就通过这四个动作加以解决。比如说你们看,我们要对资金进行控制,我们首先要进行这四个动作,第一,资金业务循环的模型要建立,不仅要建立一个流程,把整个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关联性,就是把所有这一块的流程画成一个团块,就是业务模型,简单地讲是流程,复杂地讲是业务模型,画出来。再次模型一画出来以后,通过访谈法,各种方法,找出这个上面相应的弊端,弊端是什么。再次呢,针对弊端,每一个弊端至少要对应一个控制点,甚至有时候还不止,而每一个控制点对应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控制流程。最后所有的控制流程汇编在一起,就是一个内控手册,对不对,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是一般意义上整个公司的资金流动的一个模型,整个公司资金怎么进,怎么出,怎么来的,怎么走的,这个其实远远无所谓,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可以划成这个东西,只是大家请注意,这个业务模型,尽量不要按它书面上的,除非企业里所有的流程都得到了执行,如果都按企业里做过的咨询来实施的话,我们就做不下去了,我们的客户很少按照他们咨询过的来进行,一般都是按照常理,按照习俗来进行,都不会按流程走。所以我们画这个业务模型的时候,请注意,是按它的时态画,而不是按所做过的咨询。然后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常见的弊端就这么多,截留、挪用、虚冒、出借、现金超额存放、白条、非法违规出借,所以你们经常听说,银行那些小出纳,甚至柜台人员,可以携款几百万元逃掉,就证明我们银行水平实在是太差了,柜台都可以携款几百万跑掉。如果是行长携款几百万的话,倒有情可源,但行长也不屑于携带区区几百万跑掉,资金管理过程当中,这是大的不顺,我们公司的资金管理都会出错,所以实在是太可笑了,全世界范畴里面,资金管理,侵占、贪污,这些问题实在是不胜枚举。弊端一一找出来以后,不是在这里找出来,而是在这里找出来,哪些点上容易冒占,那些点上容易挪用,是这样,找出来以后,再一一找控制点。比如说资金的控制点里面,如果这些控制控制住了,基本上就已经完全没问题了,当然这只是把结果告诉大家,一般要用之前介绍过的事件识别法,一一去识别,那么最后识别的,我们把结果告诉大家,就这么多东西,只要做到这些东西的话,资金一般都不会出问题,我们公司资金前不久出问题,讲简单一点,是王会计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我们出问题的话,那大笔使用资金的单位出问题,简直是小儿科了。之前介绍过,就不多说了。
那么找出业务控制点以后,就把业务控制起来了,所以最后根据以上设计出若干控制流程。首先控制流程的设计,再次强调,控制目标是该流程的目的,每一个控制点,找出一个缺陷点,对应一个控制点,那么这个控制点有控制目标,这个点就是防止滥用,这个点就是防止贪污,这个点就是防止挪用。所以为什么你看,过去中国有个买鞋的公司,叫百信,百信鞋业,你们可能都见到过,都是号称本城最低的,百信鞋业的一个子公司的老总就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就可以每月挪用50万拿出来炒股,可见公司管理水平太差了,因为他们公司资金流量很大,所以截留一个月小意思。那时候情况又特别好,截留一个月,拿出来50万炒炒股小意思,他日子就过得很好,后来出事了以后,百信鞋业才开始管理,这个问题实在太多了。所以每一个控制点,都应该有它明确的目标,然后控制流程要结合各种现有的程序,控制流程请注意,控制流程不是平地起高楼,现有已经有一些流程,而且这些流程,都有法律法规做支撑,一般不会错到哪里去,或者有历史经验做支撑。我们控制流程一般去,等于派一个党代表,把这些山大王给收了,是这个概念。当然有些地方完全没有基础流程,那就重新来,我们停下来还可以加收钱,路上故意车坏了,要求多给钱的概念。
好,最后,把流程不仅设计出来,而且把它措施化,配上一些措施,比如说审批、审核、复核、记帐、核对、清点清查等等,最后,把它控制流程,控制制度,配套控制流程,流程有控制点,再予以监督措施,一句话,控制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把内控和风险控制嵌入流程,使得它具有可操作性。讲是这么讲,其实我们操作的时候,我讲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企业里面去,给你诊断,不给你控制目标,因为控制目标主要是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都是符合控制目标的,根据诊断找出来20个风险,找出来,然后每一个风险对应若干流程,具体变成流程优化了,就一般意义上,变成流程优化了。那么传统我们做流程的做法是,基本要求,过去的惯例基础之上制定一个流程,等于把现有流程画出来而已,规范化,但是现在我们做流程的话,我们认为基于基本业务要求和过去的惯例,首先对这个现有的事实进行业务风险识别,这个里面的风险到底在哪里,然后对风险给予评估,找出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看这个风险是高级风险、低级风险、中级风险,风险应对,我们怎么控住,然后形成一个控制措施,才能制定业务流程,你看这个循环就很有意思,惟有这样,这时候制定的流程就是聪明的流程,已经包含了风险控制的流程。所以我们希望做流程,不是做死流程,是做聪明流程,以及监督和评估,管理改进,再进入到下一个循环,每年这个风险这么大量一遍的话,这个流程就是与时俱进的,聪明的流程。
最后,一句话,把风险文本化的一般原则是,将内控子系统分解为主流程和模块,就找出若干子系统,除了国家规定的22项子系统以外,我们还能找出多少子系统,将模块分解为子流程,将子流程明确为控制点和活动点,并进一步描述,子流程上面找出很多控制点,控制点上找出若干活动点,找出工序里面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用不着这么麻烦,但是体系上,思想就必须这么完备,操作上我们不会这么麻烦而已。最后把它管控手册化,然后让内控手册化,内控持续进行优化和监督执行。
关于内控的总结,一个企业里最低境界是无内控,完全放任自流,出资人的利益充分被漠视,内部人控制大行其道,出资人既得不到可信的报告,资产又经常被偷卖掉,以及利益被侵害,还有合法合规没人重视,老是违规经营,出错了以后是出资人的,没出错,经理人可以大额拿奖金,以及管理效益不高,以及战略得不到实施,到这个最低境界,就起步点,就属于无内控。但是无内控,很少有企业无内控,无内控,原则上有这个层次,事实上不会有这个层次,只不过是内控不够好而已,所以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无级变速空间,完全无内控不可能,充其量是内控不好。再到厉害一点,就合规性内控。刚才我们讲的那22项子系统,全部把它内控化了,我们就说你合规性内控,或者你就是之前请过德勤,请过什么公司,管理环境、程序控制、会计控制你做过,那个也是合规性内控,只不过古代一点,版本旧一点而已,还是可以的。但是第三层面就是管理型内控,内控能够协助企业高效运作。内控不光是应该促使企业合规,还应该使管理者取得更好的战果。甚至更厉害一点,战略型内控,动态风险的管理被纳入到内控体系当中,内控具有发展性,对公司扩张具有支撑作用,内控是个聪明内控,见招拆招,兵来将挡,他是整个企业管理不断提升的一个基石,它就像一个内在基因一样,每年或者每季,对风险审视一遍,对制度自动调整一遍,就像一个基因一样,一种生命,一种节奏一样,这个就境界很高了。
作者简介:
华彩咨询集团董事,曾历任国际咨询公司与多家集团型企业高层,有十余年的咨询经验。目前担任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浙大等学府总裁班客座教授,多个省市国资委、经贸委的管控顾问,同时他还是多家超大型企业集团的独立董事。华彩咨询已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母子公司管控高峰论坛,2007年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召开第二届、第三届论坛,并发表中国母子公司管控百强排行榜。他带领华彩研究院,集中于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跨越集成和调和,范式创造式地全新创始了“母子公司管理”、“国家管控”、“四层级战略”、“组织智商”、“管理型企业文化”等管理体系。
他带领的咨询团队已为近400家集团型企业提供母子公司管控咨询服务,包括中石油集团、中粮集团、中船舶集团、东方汽车集团、宝钢集团、中集集团、沙钢集团、华立集团、广厦控股、紫江集团等。
个人专著:
《咨询的力量》、《总裁制造》、《组织智商》、《母子公司管控109问》、《国家管控》。系列管理音像教材:《母子公司管控系统篇》《母子公司管控职能篇》、《总裁修炼》、《组织智商》、《国家管控》等。
——上海华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白万纲
中国首席母子公司管控专家。
兼任中石油集团、中粮集团、中移动集团、中集集团、华润集团、沙钢集团、华立集团广厦控股、紫江集团的战略顾问。
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欧商学院总裁班客座教授。
1996年起,白万纲老师开始致力于管理咨询事业,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了“母子公司管理”“四层级战略”“组织智商”“成长管理”等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