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erp]的博客:
http://cenerp.mypm.net
智联招聘与黄健翔的品牌双赢
近日,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对招聘网站的调查中,在用户访问次数上,前程无忧所占比重较高,其次是智联招聘以20.3%的高访问量位居第二。其次是中华英才网。cenerp
  智联招聘密集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广告投放效果明显,用户有效访问次数环比增长15.4%。2007年第一季度的招聘网站类广告,当属黄健翔版本的广告最为抢眼。
  2007年初,智联招聘签约黄健翔成为品牌代言人,随后推出新一轮的品牌宣传,倡导“快乐工作”,着眼于关怀职场人群的生存状态。黄健翔出演了智联招聘的品牌宣传片,以及2007智联招聘网络贺岁片“斧头帮求职记”,作为对职场人群的献礼。仅网络的自发传播就超过10,000,000的播放率,又一次创造出病毒营销的神话。
故事是如何开始的?
  名人VS艺人,明星代言的品牌差异
  代言人策略是营销中的双刃剑。明星的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在合作过程中,是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时的关键词。智联招聘是网络招聘行业的领军品牌,在品牌定位上独树一帜。年轻、充满活力,尤其是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使得智联招聘的品牌宣传往往直指人心。智联招聘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艺人,而是寻找一位充满亲和力的、因为强大的人格魅力而吸引着无数眼球的超级明星,在他身上,能够投射出许许多多普通求职者的故事和执着的精神。只有当代言人本身的特质能够有机的融合到品牌倡导的精神和定位,营销才能做到双赢。
体制内VS体制外,博弈或游离
  世界杯期间的“解说门”事件将黄健翔推入了智联招聘的眼帘。谁人不是生活在体制内?体制推动了效率和效益,也湮灭了无数人心底的激情与梦想。黄健翔在解说时的声声呐喊,是发乎于情的表达。正是在他的身上,智联招聘看到了无数职场人群同样在经历着的那些体制内的博弈,也看到了无数人游离在体制外的梦想与追求梦想的不顾一切。智联招聘发现了黄健翔身上的激情、执着和耀眼的明星气质,并察觉到他与品牌气质之间的共性。
  承载现实与理想交锋的广告语,讲述无数职场人的心声——“我们崇尚专注一生的事业,更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好工作,上智联招聘”
  为什么总要在现实与理想中做痛苦的抉择?那是因为你所做的并非你所想。智联招聘是一个为职场人群提供求职机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普通人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去挑选、争取一份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正因为工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值得耗费一生去追求的事业,所以在追寻的道路上,智联招聘鼓励求职者以充满激情和快乐的态度去努力、去寻找。哪怕看进灵魂深处,它也是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拿出“快乐工作”的态度去积极面对,才可能成就一份事业。对企业来说,拥有这样的能够一生专注于一份事业的员工,是无价的瑰宝。
1+1>2的经典营销案例,智联招聘与黄健翔的品牌双赢
  以黄健翔代言的智联招聘的品牌宣传广告,是双方合力打造的“金子”。如何使它街知巷闻,发出光和热,需要正确的媒体投放策略来助力。以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定点出的广告投放轨迹,覆盖了一个人所涉及和使用到的交通线路、办公场所以及娱乐休闲和家庭生活,最大程度上增加了品牌广告的曝光度。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在网络上以贺岁片的形式推出了黄健翔主演的“斧头帮求职记”,围绕一位普通求职者的找工作经历,以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和轻松娱乐的制作进行展现,充分体现了黄健翔的个人魅力。
  网络自发传播的力量,形成了巨大的覆盖面,也为常规的品牌宣传带来了超高的关注度。智联招聘的品牌宣传又一次抓住了眼球,也抓住了人心。对黄健翔来说,智联招聘的品牌宣传,不仅使其个人品牌的得到有效提升,更是对“解说门”事件的一个完美注解,深刻的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这场营销战役中,毫无疑问智联招聘和黄健翔取得了双赢。

分类标签:智联招聘  品牌  
cenerp 发表于 2007/7/10 0:47: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