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GDP达到近21万亿元,增长率达到10.7%。2006年,是党和国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落实的一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来源。新年伊始,回顾2006年民营经济发展过程,展望2007年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具有很重要意义。
一、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1.民营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 ——个体私营企业大幅度增加。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到2006底,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到494.7万户,比2005年增长15%,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7.4%;注册资金总额为7.5万亿元,增长22%;从业人员为6395.5万人,增长9.81%;投资者人数1224.9万人,增长10.36%;雇工人数5171万人,增长9.68%。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2576万户,比2005年增长3.8%;资金总额为6515亿元,增长12%;从业人员5045万人,增长2.95%。 ——民营经济投资大幅度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底,城镇中的非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即全部民营经济的固定投资总额达到48260亿元,比2005年增长37.7%,高于全国增长率13.2个百分点,占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46.7%提高到51.6%。 ——私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私营工业增加值为15003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国增长率8.2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26%,比2005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据国家海关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2436亿美元,同比增长46.5%,高于全国增长率约23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为13.8%,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为1707.6亿美元,同比增长52.1%,高于全国增长率24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比重为17.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的效益和社会贡献不断增长。 ——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11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利润总额为2521亿元,同比增长47.2%,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6.5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工业利润的比重为15.2%,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快速增长。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6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3495.2亿元,比2005年增长28.6%,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占全国企业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28%,比2005年提高了0.48个百分点。个体户税收总额为1194.7亿元,同比增长18.6%。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9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税金总额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36.15%,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占工业税金总额的比重为14.6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日益增大。仅以中国光彩事业为例,据统计,到2006年6月,由民营企业参加的光彩事业累计投资项目达15429个,比2005年同期增加1885个;累计到位资金124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78亿元;累计安置就业人员479万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179万人;累计帮助脱贫769.8万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221万人;累计捐赠财物金额为170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近40亿元。 3.民营企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及治理结构不断优化。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到2006年9月底,全国私营企业中独资企业占20%,合伙企业占2.7%;有限责任公司占77.4%,数量比2005年底增长11.2%;股份有限公司占0.3%,数量比2005年底增长约29%。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国家工商总局等今年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到2005年底,私营企业中的独资企业比例为21%,比2年前降低了1.5个百分点;合伙企业比例为7.1%,降低了0.3个点;有限责任公司比例为65.6%,提高了2.7个点。抽样调查还显示,私营企业中设立股东大会的占58.1%,比2年前提高1.4个点;建有党组织的占34.8%,提高4个点;建立了工会组织的占53.3%,提高2.8个点;设立了职工代表大会的占35.9%,提高了约5个点。 ——企业经济实力增大。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6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151万元,比2005年提高了8万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9月,全国规模私营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为2620万元/户,比2005年提高200万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3210万元/户;平均从业人员134人/户,减少3人。据全国工商联2006年所做的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调查,2005年达到2亿元以上销售收入规模的民营企业达到2688家,比上年增长26.85%;其中前20位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5025亿元,比上年增长的37%,平均规模为251亿元;列前三位的联想控股集团营业收入达1082亿元,沙钢集团和苏宁电器分别为405亿和397亿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已达约15万家,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以上,取得的科技成果占高新区的70%以上。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调查,我国专利申请中,私营企业申请量占41%,明显高于其它经济形式,全国有7个省的私营企业专利申请比例超过50%,重庆和浙江超过70%;有6个省的私营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超了50%。据科技部资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95%以上为非公有制企业。 ——民营上市公司明显增加。2006年是民营上市公司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年私营控股上市公司增加了28家,占全国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39.4%,发行股份10亿多股,募集资金84.6亿元,占全部新募集资金的14.5%。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据全国工商联与商务部有关机构的联合调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按企业数计算,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母体民营企业为2573家,占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64%。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产业分布主要是境外分销贸易及其它服务业和加工贸易生产,分别占48.6%和38.7%。
原文过长,全文请查看:http://www.cenerp.com/article/200703020917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