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站点日历
 
  日志分类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最新留言
 
  用户登陆
 
  日志搜索
 
  统计信息
 

  友情连接
 
  [原创] 非要模棱两可吗?[关于激励]
[ 2007/7/1 21:01:00 | By: camer ]
 
  昨晚五集联动,看完了商业魔鬼"Trump"的《the apprentise》第六季,酣畅淋漓,爽了一夜~~ 最大感受是对“成”/“败”的明确定义,西方文化一直强调这个,在这个“真人秀”中,我每看一段儿(6季都看完了,喜欢trump)就印象更深入,直接影响我的行为模式。。。 成功了:在精神上无限放大成功的感觉,爬到幸福快乐的顶峰:获得机会,获得激励,获得名位,而且在第一时间。。。住在天堂别墅;享受顶级食宿(在世界顶级厨师和餐厅就餐);坐上最奢华的私人直升机去拜访名人(州长,钢琴大师,影星,NBA教练,体育名将。。。);意外的和最亲近的人的团聚;主宰局面。。。 失败呢:无情的打落底层,痛苦难熬:被抛弃,受惩罚,没有资源,没有机会,贫困,第一时间进入“地狱”。。。住在肮脏、嘈杂、混乱的公园;所有的食宿自己打理(没有人提供服务);被责难、痛斥甚至被冤枉;眼巴巴的望着富人的天堂生活;最严厉的就是trump的那句让人跌到零度的“you're fired!”。。。像垃圾一样被踢出局~ 这种鲜明的成败意识贯穿着整个美国文化,也是美国精神的一种关键基因。。。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在美国不是梦,而是经过验证的现实,只要自己够强,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一切皆有可能。。。 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长期封建而走向彷徨的中国人,是怎样的呢? 当一个人兴致勃勃的向上级或者长辈讲述了一件成功之作后,对方面无表情,鼻子发出一个“嗯~”,意味深长的“嗯~”让人无所适从,然后在肚子中瞎猜可能的含义。。。江湖上传一个政治故事,说李鹏得知自己的儿子越规做事后,怕老邓责怪,就主动向邓讲明了,老邓无表情的说了两个字“大胆”,就没下文了,后来这个事儿也就没下文了。。。。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而这样的意识不是贬义的,而是被默许甚至称赞的“牛人说话就是牛!” 这种模棱两可的评价代代相传,对与错都在各人的理解中,老外式的热情拥抱成功者在中国人看来是没有涵养的! 非要“模棱两可”吗? 偶初步分析了一下这个“优良传统” 中国人的思维被孔孟甚至老子的教义牢牢撰在手中,做事以“礼”为先,不出头,游戏规则谴责越规行为,几千年过去了,中国人就形成了谨慎、观望、权衡等心理技能,每个言行出去前,总得三思,让自己后悔的话不说,有消极后果的事儿不做,所以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嗯~~” 其实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是人,有着很本能的自我意识--肯定自我,偶就不信你热情洋溢的赞扬成功者,他会不开心?。。。在中国人的低调氛围中,由于“嗯~~”文化,自己的成果就得不到明确认可,更不用说得到奖励和快意酣畅的成就感,自己被认可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瞅准机会来满足一下:比如看到别人失败就奚落,踩着别人呢,自己就高一点,如阿Q;或者看到别人成功就“嗯~~”,让别人得不到成就感,至少自己也不矮。。。这形成一个循环,恶性循环:越得不到认可就越不认可别人。。。“嗯~~”文化代代相传。。 中式赞扬也有,多数是这样的:一般不轻易表扬人,但是表扬一次会让你感动到流泪,三生难忘~~ 善于意淫的中国人被外国人闯进看似安逸和宁静的大院儿,trump的“飞黄腾达”中毫无隐讳的重复“money,money,moooooney~~”,对名利、机遇及成就感的不懈追求,所谓的美国梦,对人对事的鲜明是非观。。。让我这样的中国人开始左右摇摆?后来倒向了老美。。。 一批中国人在思考和行动:非要“模棱两可”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