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I18N测试指南
[ 2009/7/9 21:16:00 | By: Rose2000 ]
 

I18N测试指南收藏
转自Kiki的专栏http://blog.csdn.net/imlogic/archive/2005/09/14/480117.aspx

i18n 认证和语言(本地化)测试指南

No.
 测试要点
 i18n认证
 翻译的产品
 
1
 安装时,机器名使用本地的字符
  
        *
 
2
 安装时,workgroup和domain中使用本地化的用户名和帐号
        C
        C
 
3
 使用扩展的ASCII作为密码
        C
        C
 
4
 安装所有需要支持的语言环境
        C
        C
 
5
 用在非英语工作组中的非英语用户安装
        C
        C
 
6
 安装时,使用包括本地的字符的路径作为安装路径名,在日文环境下务必使用常见的“5C”字符。-注意:特殊字符的测试应该包括如下:

日文:Shift-jis

简体中文:GBK
        C
        C
 
7
 使用正确的区域设置
        C
        C
 
8
 针对异类的环境,使用扩展字符或者混合编码的方案测试交叉的平台,例如sjis-euc/HKSCS GB18030
        C
        C
 
9
 使用活动目录一起测试(Windows2000,2003)
        C
        C
 
10
 在适用的地方,使用本地化的键盘(布局)测试键盘快捷方式的标准集合
        C
        C
 
11
 热键和快捷键在图形用户界面工作正常
        C
        C
 
12
 如果和32&64位测试有关系并且是适用的(建议和开发组一起检查)
        C
        C
 
13
 在可用的情况下使用本地化的OEM、第三方软件(例如SQL Server, Oracle, Exchange等)
        C
        C
 
14
 在图形用户界面中的所有字段中输入本地化的字符
        C
        C
 
15
 在命令行的数据字段中输入本地化的字符
        C
        C
 
16
 在所有报表的字段中输入本地化的字符
        C
        C
 
17
 用本地化的字符进行边界测试以确信可以接受,处理及显示长的词语。注意:对于双字节的字符10个字符相等于50个字节
        C
        C
 
18
 功能:使用本地字符测试所有的功能
        C
        C
 
19
 图像用户界面是否清楚可见并可读
        C
        C
 
20
 如果可以的话,改变默认字体地大小以检查是否可以正确地显示
        C
        C
 
21
 改变显示的分辨率(和多个监视器)设置以检查是否可以适当地调节
        C
        C
 
22
 数据排序同语言和区域设置是一致的
        C
        C
 
23
 区域设置反映了时区,数字格式,日期、时间格式设置
        C
        C
 
24
 区域设置使用正确和本地的时区
        C
        C
 
25
 区域设置使用正确的数字格式
        C
        C
 
26
 区域设置使用正确的时间格式
        C
        C
 
27
 所有翻译的图形用户界面,信息和报表应该是正确,没有未翻译的词语
  
        C
 
28
 拼写或者语法错误
  
        C
 
29
 检查用户界面的文字中没有使用行话。可以使用客户清楚的工业或技术术语
  
        C
 
30
 软件中有无一些元件(图标,字符串,帮助示例,菜单项)触犯了目标区域?
        C
        C
 
31
 帮助和文档正常的使用
        C
        C
 
32
 测试打印相关的功能
        C
        C
 
33
 测试升级和干净的安装
        C
        C
 
34
 在卸载过程后,检查除了用户创建的文件没有留下任何文件或者注册项
        C
        C
 
35
 如果允许的话,测试跨语言环境(例如:Ge-Fr-It)
  
        C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ijunit/archive/2007/05/23/1622219.aspx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