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 2008/8/8 15:38:00 | By: Rose2000 ]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估人们如何感知他们自己和别人行为的方法。 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因果关系解释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

  • 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
  • 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 客观刺激物;
  • 行动者;
  • 所处关系或情境;
  •   凯利认为,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 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 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   凯利还研究了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韦纳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 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 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 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
  • 归因理论的应用

  • 心理学,刑法,道德,决策。 理解认知偏好。
  • 人力资源管理。 评估,自我评估,对等评估,等等。
  • 教育。
  • 营销传播。 应用做广告,归属理论论证消费者能归因于要求登广告者的欲望出售产品(片面做广告)或一名诚实的登广告者传达的产品的实际属性(双面做广告)。 这个理论暗示,双边的信息包括产品的负面信息可能导致受众认为广告商正在说真话。 这种广告客户可信度的放大感知增强了关于广告商的诉求与产品有关的正面归结。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