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0025]的博客:
http://wendao.mypm.net
怪不得俄罗斯沉船死那么多人:跟中国技术比太不安全
  今日看到一条俄罗斯船在伏尔加河上沉没的消息。下沉极快,连救生艇都来不及放,失踪死人不少,谈其原因,竟有俄专家说,这船没有水密隔舱。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如果俄罗斯那条沉船有水密隔舱,就不至于沉那么快,至少可以放下救生艇,或给乘客以救生圈,附近其它船也可来救缓,在内河中总比在大洋上好些。
  水密隔舱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是将船舱分隔为若干互不相通的舱区。这样设计有很多好处,其中最主要的是使船有了良好的抗沉性能,可极大增加水上航行的安全性。
  如果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如果船舶破损不严重,进水不多,只要把进水舱区里的货物搬走,修复破损的地方即可;如果进水太多,船支撑不住,可以抛弃货物,减轻载重量,也不至于很快沉入海底,争取驶到就近的陆地进行修补。

  古代史籍中早就有关于这类船结构的记载,但真正给人确定信息的是考古成果。
  1960年在江苏扬州出土的唐朝(618~907AD)木船即设置有水密隔舱,这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水密隔舱。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宋朝(960~1279AD)远洋货船残体,已具有完善的水密隔舱结构。在1982年试掘的泉州法石宋朝古船中,同样发现有水密隔舱结构。以上两艘古船可以证明:在宋朝,海船已经相当普遍的采用了水密隔舱结构。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中国的船舶作了详细的描述,其中提到水密隔舱。但不知何原因,欧洲的造船家们直到十八世纪末期才进行改进,比唐朝晚了近九百年。 
  英国的本瑟姆曾经考察过中国的船舶结构,引进了中国的水密隔舱结构。公元1795,他受英国皇家海军的委托,设计并且制造了六艘新型的船只。在他所写的论文中说,他所造的船“有增加强度的隔板,它们可以保护船只,免得进水而沉没,正像现在中国人做的一样。”这当然指的是水密隔舱。后来,本瑟姆夫人在为丈夫所写的传记中指出:“这不是本瑟姆将军的发明,他自己曾经公开地说过,‘这是今天的中国人,一如古代的中国人所实行的’。”自此,问道推广员号中国发明了几百年之久的水密隔舱结构,才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艺所吸取。

  这里讲到中国古代技术成就,可能有人会不高兴,说那没有希腊人的学术水平高云云。实际上古希腊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能造福后人的伟大技术创造,如果不同意,就请举出一件来。
a250025 发表于 2011/7/12 13:21: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