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wei2011]的博客:
http://fanwei.mypm.net
十二五规划出台 协同软件将更受关注

随着十一五计划的收官,人们开始对十二五规划倾注更多关注。种种迹象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为了尽快实现这三大转型,国务院列出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7大产业,软件业荣列其中。

历年来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对2008年度所属的134家央企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平均指数为75.1分,管理信息化平均得分率为69.9%,信息化集成水平得分率为69.3%A级企业17家,B级企业34家,C级企业65家,D级企业16家,E级企业2家。其中评分值在79分以下的CDE级企业共有83家,占总数的61.9%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重机行业64家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行业平均分为43.7分;A级企业4家,B级企业7家,C级企业25家,D级企业26家,E级企业2家。其中评分值在60分以下的CDE级企业共有53家,占总数的82.8%

这些评价结果虽较以往的评价结果有明显的进步,但不言而喻,问题的严重性依然存在。事实上,在相关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2008年央企在软件方面的投入为748亿元)的情况下,仍然出现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并非是资金、信息技术、软件系统和网络架构。而在于先进管理思想与软件的真正结合和落地。如何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化技术与企业自身业务模式、业务流程重组结合起来,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而协同软件作为继ERP之后最具发展潜力的管理软件,在接下来的企业信息化变革中势必成为焦点。

据此,国内协同OA软件领域领导厂商泛微公司副总裁王晨志先生认为,协同软件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核心,各种各样的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和推广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未来企业需要一套系统把公司的人凝聚起来,通过人的因素实现管理理念的最终落地。因此,未来协同软件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必备利器。在这个事情上,软件厂商要做的是不断吸取和创新先进的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管理理念,并用技术手段把理念转化成为IT软件工具。广大企业要做的,则是与软件厂商分享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经验,积极应用以实现落地。在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软件厂商、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企业的亿万员工,都是重要的因素,这其实是一种大协同的概念。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扮演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责任,这个时候需要沟通、需要共享还需要规范。与企业的协同管理有几分相似。

作为国内协同软件的领导厂商,泛微对于市场对于整个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认知无疑对整个行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也提供给我们更多思索协同软件未来发展的空间和依据。从2000年至今,泛微一路走来,堪称国内协同OA领域的老大哥。如今,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王总的分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OA业内对十二五规划的解读方向。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推广应用都是以人为基础,归根结底,员工的凝聚力成为一家企业能否持久健康发展的重要要素。组织凝聚力需要协同平台来打造。未来,企业信息化将更关注以人为核心,信息化系统不再一味以提升业务价值为主要导向,如何提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一个协同环境发挥员工的潜能,进而实现信息化价值、业务价值乃至企业的社会价值才是重中之重。

市场经济环境下,知识、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的必备武器。谁赢得了知识、人才,谁能够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学习型组织,激发员工潜能,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在这里,我想说,对于企业来讲,协同能力胜于一切。协同的前提是有共同的目标,是所有人责权明确、各司其职,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无私共享知识、才能及时响应协作。再一个就是协同系统,它是一个平台一个工具,有些企业协同平台应用的效果不好,请先考虑以上两个前提是否符合。一家企业,有了目标,有了有责任感跟归属感的员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协同团队。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协同OA系统即使有再多的价值,也还是以企业自身的协同基础分不开的,永远不要指望一个工具来帮你解决思想上的事情。即使是有思想的工具。当然,讲这些,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建立起这种意识,有意识地培养整个团队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OA免费在线试用:http://www.weaver.com.cn/products/apply.asp

fanwei2011 发表于 2011/8/2 9:34: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