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项目型组织的组织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本版版主

cease
登录:2009/11/26
次数:12
注册:2009/9/13
发帖:13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如何轻松拿下PgMP?免费学习机会--.
国际项目组合经理PfMP访谈:张富贵
由PMO评论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PMO大.
如果不参加这次直播你会痛失一次学.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深圳IT项目管理
圈主:lshco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项目经理职业生.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人渣、人员、人手、人才、人物,员工五大类,你怎么搭配? [发表于 2019/7/18]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1404   
老板和员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物体”,一个来自火星,一个来自地球,而我们HR就是他们的调和者。

老板希望员工多干活少拿钱,员工希望少干活多拿钱;

老板希望以最少的钱招最好的人,员工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

他们二人不可调和的需求,可为难了一批HR从业者。

张玲,刚跳槽到新东家任职HRM,全面负责人力资源工作。

入职后,她首先做的就是摸清公司的人员结构和招聘需求。

在和各负责人一轮访谈下来后,她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部门都在抱怨现有的人员编制已满足不了业务发展,人员不足影响了本部门的运转。

一边是是公司每个月的高绩效目标,一边是人力资源不给招新人补充。

据张玲了解,公司的业绩和利润是越来越好的,但为什么前人事经理要卡着人力成本不给招聘呢?

原来啊,这家公司的CEO在外面上了财务经营的管理课程,从财务角度出发制定了公司的招聘策略,招人,宁可少招不能多招。

多招1个,就是企业多增加了成本,减少了利润。

张玲哭笑不得,这种方法在当下是减少了人员成本,但不做人员储备、不做后备培养,会制约公司未来的发展步伐啊!

张玲公司的问题,我们再引申一下。

一个企业,是人员冗余的风险大还是人员不足的风险大?

在企业中,很难真正实现人员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我们总是在冗余和不足的状态中徘徊。

人员的供给大于需求,即为人员冗余,当人员供给小于需求时,即为人员不足。

人员冗余会直接造成企业的人力成本增加,降低人员工作效率,也容易造成工作氛围懒散。

人员不足会制约着公司的经营发展和战略实现。

对于两者风险,孰轻孰重?

我们一一来分析。

1

常规思维

在我们做人力资源规划时,有一项工作叫人员配置规划,具体指确定企业合适的人员数量及与之对应的人员结构。

从理想角度出发,我们期望能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定出最合适的人员数量,保证供需平衡,不多不少刚刚好。

然而现实却给理想重重一击。

一个萝卜一个坑,企业有多少岗位配多少人,可有人突然离职了谁顶上去?

业务猛烈爆发了,上哪去找精通业务的人?

公司有新项目,却因为找不到人黄掉了?

为此,我们总倾向于在人员招聘时,会在刚刚好的基础上多给一点编制。

打个比方,公司组建一个新媒体部门,按照工作内容权限划分后,基本配置为10人。

当我们在实际招聘组建时,招聘的人数可能会为11人或12人。

这多出来的编制即为替补和后备人员,从而保证整个部门的正常运行。

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冗余设计原则,在选人、用人、留任过程中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保持一定的弹性,当某一决策发生偏差时,好留有纠偏和重新决策的余地。

2

企业层面

从冗余设计原则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人员冗余是正常的,而人员不足才是风险最大的呢?

在这里,先给大家看一组由猎云网公布的2019年裁员数据:

京东裁员约1.2万人

腾讯裁员约200名管理层员工

网易裁员30%-40%

甲骨文中国裁员约900人

滴滴出行裁员15%

西门子全球裁员2700人

科大讯飞优化30%正式员工

......

以上只是裁员名单的一角,更有大量不上榜的小企业挣扎在生死线上。

早在去年,就有经济学家预言2019年是经济寒冬的一年。

经济的不景气,业务的萎缩,很多企业纷纷瘦身过冬。

想要瘦身成功,就必须摒弃臃肿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优化和重组。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严格的遵循着冗余设计的原则,不懂变通,在往下推的过程中会变形的厉害。

随着业务的增多,“企业病”也越来越明显,本来一个人能干的活安排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能处理的事情安排一个部门,甚至出现一个部门3个员工4个领导的滑稽局面。

工作忙不开,招人;

有新的工作任务,招人;

有人要离职了,招人;

打着分工明确的旗号把组织填充的臃肿不堪。

企业裁员,在某一方面表明部分人员是存在冗余的,这种冗余牵制了公司的发展,不得不进行清理。

比如说,光指挥不干活的中高层,对公司核心业务无关的员工。

3

人员层面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管是规模上万人的大公司,还是团队十几人的小公司。

江湖中,三教九流,有高手就有庸才,有派系就有斗争,有胜利者就有失败者,为名利,为权势,为荣誉,为个人推崇的目标,为组织的至高利益,而这些也扎根于我们的企业里。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团队中也不可能有两个表现一模一样的员工(指对工作的看法、做事的态度)。

有的人为工作拼尽全力,有的人却在公司混吃等死。

我们常把企业的人员分为5大类。

人渣:负能量爆棚,工作中各种抱怨发牢骚,喜欢挑事情搬弄是非。

人员:只做自己的分内事,不求上进,不愿学习。

人手:你让他做什么他做什么,有很好的执行力。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才:有能力,有责任心,发自内心的工作,能和公司一起学习和成长。

人物:高内驱力,有成功欲,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全力以赴。

从人员的层面来回答开篇的问题:

不管是冗余还是不足,我们得确定一个前提:

企业中的人员是属于哪一类的?

如果说冗余的都是人渣、人员、人手,对企业来说除了风险还是风险。

在判别是冗余还是不足时,我们一定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员。

五中不同类型的人,在公司团队中占的比例,会决定着公司未来能走多远。

对于人渣,我们一定要全部揪出来清理出团队。

对于人员,我们通过培训引导,改变不了的就替换掉。

对于人手,他们的执行力可以做基础的工作,可以放在基层岗位上,不能重用。

对于人才,在公司成本能接受的范围内,越多越好。

对于人物,每个公司有几个就好了,太多了驾驭不了。

4

把握两大原则

有的公司在用人时,为了避免冗余或不足,常常会选择1个岗位兼任2个岗位的工作或1个人干2个人的活。

这种做法确实能降低人工成本,但却没有给员工留出成长和学习的空间。

比如实行996工作制,从表面看是最大程度的征用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但员工的效率和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呢?

当员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干活了,那请问他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在哪呢?

在做人员供需配置时,我们要把握两大原则:

第一原则 识别关键人员

《重新定义人才》的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将A类人才放在A类岗位上为A类客户服务”。

我们识别关键人员的首要步骤就是找出公司的关键岗位。

每一个关键岗位,我们选择人员冗余的机制,确保这个岗位不会因为某一个的变动流失造成无法运转,这对应到人力资源工作中就是要做好后备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第二原则 预测不确定需求

在人才供应方面,我们必须要做好预测工作,结合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公司需要怎样的人才,他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潜质,是通过外部招聘还是内部培养的方式。

对于人才供给,我们希望最终能达成的状态是“确保有合适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不仅仅是通过大量储备来满足人员不足,最后又造成人员大量冗余成本浪费。

其实要想达成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我们的聚焦点就不应该仅仅是短期的某些储备、裁员行为,而更应该放在人才建设的核心上——整体的人才梯队建设。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光华赋能


职务 无
军衔 中尉
来自 浙江省
发帖 335篇
注册 2018/12/10
PM币 959
经验 892点

Re:人渣、人员、人手、人才、人物,员工五大类,你怎么搭配? [回复于 2019/7/23]
我觉得我迟早会是个人物!
1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xiezhch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福建省
发帖 3篇
注册 2019/7/23
PM币 24
经验 10点

共1页  97 [ 第1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